近日,在福建廈門外國語學校瑞景分校,美食芬芳與少年笑靨交相輝映。初一年段孫正譯正和同學輕捻糯米團,將花生餡料填入印有龜紋的木質模具,隨著“嗒”的一聲輕響,閩南傳統美食紅龜粿躍然眼前——這,是該校第二屆“食悅杯”勞動技能大賽的現場,千余名學子在勞動實踐中,開啟別樣的文化尋根之旅,感受“食”之不易,“勞”有所獲。
本次大賽,既是學校“非遺技藝+勞動教育+文化傳承”三位一體育人創(chuàng)新的縮影,也是廈門通過“食堂+課堂+實踐”模式,多維度推動“文明餐桌”與“五育”融合進校園的例證。一年來,廈門市商務局指導廈門團餐供應鏈協會,在廈門重點團餐企業(yè)開展“文明餐桌”系列活動,助力“文明餐桌”進校園、進企業(yè)、進商圈。
創(chuàng)新文明課堂 綻放非遺魅力
千名學子參加勞動技能競賽感受“一粥一飯來之不易”
為了讓孩子們真切感受非遺傳承,作為全市“文明餐桌”進校園的重要活動之一,廈門外國語學校瑞景分校在市商務局、市教育局、思明區(qū)教育局指導下舉辦了“食悅杯”勞動技能大賽。此次大賽緊扣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與家庭勞動場景,以班級隊伍為單位,分為“我的地盤我做‘煮’”“勞動小能手”“家務小幫手”等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,匠心獨運地設計了十多個實操賽項。千余名孩子全身心投入這場技能競賽。
從浙江東坡肉的慢火燜燉到云南過橋米線的精細擺盤,從江南青團的艾草清香到閩南紅龜粿的吉祥紋樣,許多特色美食通過少年的指尖煥發(fā)光彩。參賽隊伍不僅需在60分鐘內完成作品,更要為每道美食撰寫文化說明書,溯源家鄉(xiāng)美食及非遺技藝的歷史脈絡。
“這些龜糕印是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之一,每個紋樣都別有寓意,寄托著對安康長壽的祈愿?!薄皳P州炒飯只是尋常菜,但制作過程讓大家體會到勞動的艱辛,理解節(jié)約就是尊重和美德。”“東坡肉教會我們的不僅是烹飪技巧,更是蘇東坡‘莫聽穿林打葉聲’的豁達精神?!薄⒆觽兊木式庹f讓評委們頻頻頷首,學生們不僅參與了閩南傳統節(jié)慶美食制作,而且對飲食文化津津樂道,將制作體驗娓娓道來。
“當孩子們能說出紅龜粿每個紋樣的文化寓意時,傳統文化的種子就真正在學習中落地生根了;當孩子們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不易時,餐桌文明和厲行節(jié)約的理念就在他們心里發(fā)芽了?!毙iL周為煌表示,通過“食堂+課堂+實踐”,學校將勞動教育嵌入文化傳承、融入生活場景、接入文明教育,讓學生在鍛煉動手能力的同時,更能深刻體會“一粥一飯來之不易”的樸素真諦,于實踐中為德育、智育、體育、美育、勞動教育“五育”融合探索創(chuàng)新樣本,也為傳統文化、餐桌文明在校園的多維度宣傳和轉化開辟新路徑,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,了解中華文化,弘揚文明美德。
協力打造“光盤食堂” 文明之風吹進校園
廈門重點團餐企業(yè)多形式開展“文明餐桌”進食堂
“德育教育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,‘食堂+課堂+實踐’,讓孩子們在勞動中學習成長。通過小手拉大手,讓餐桌文明之花綻放校園、芬芳家庭、扮靚社會?!睆B門市團餐供應鏈協會會長、福建食悅集團董事長黃曉霞表示,在市商務局、市區(qū)教育部門協同助力下,廈門市團餐供應鏈協會攜手食悅集團、南強后勤、新華豐華大餐飲、禾堂餐飲、家的味道等重點團餐企業(yè),雙管齊下為校園餐桌文明助力。一方面,嚴格把關食材源頭,為食堂輸送安全放心餐食;另一方面,創(chuàng)新開展多元“文明餐桌”進食堂宣傳活動,編密宣傳網絡,打造“光盤食堂”。
借助大數據與信息化手段,“喜好菜譜”精準定制,依師生口味、營養(yǎng)需求調配菜品,減少食物浪費;“食悅食育光盤消消樂大比拼”等趣味競賽,激發(fā)學生參與熱情;光盤小標兵、小達人評選,樹立校園節(jié)約榜樣……多年來,廈門推動“文明餐桌”與“五育”融合,積極打造“光盤食堂”,在全市構筑起立體化的文明傳播網絡。據悉,目前相關活動已走進廈門實驗小學、教科院附屬小學、東渡小學、華昌小學、東渡第二小學、天安小學、湖里中心小學、康樂第二小學、新翔小學、滄江科技小學、湖里中學、廈門外國語瑞景分校、禾山中學、南山實驗、翔安一中、蔡塘學校、湖里實驗中學等。
在廈門各大校園,食堂里“小先生”們示范的“光盤秘籍”,通過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動走進數萬個家庭;“文明餐桌”進校園宣傳活動豐富多彩,參與學生達上萬人;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“光盤食堂”打造中來,學生研發(fā)的智能餐余計量系統投入使用,讓廚余垃圾減少20%。(沈彥彥 饒抗 陳星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