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蟬鳴荔香時,一幕幕與荔枝的過往總會油然浮現(xiàn)。
我生于江西,沒見過新鮮荔枝,但我知道荔枝極好吃。母親生弟弟那年,我跟著母親吃過一瓶荔枝罐頭和一包荔枝干。直到1984年,在福建當兵的表哥回家探親,我才第一次邂逅了這心心念念的水果。彼時,福建出入江西極為不便,武夷山脈如同一道天然屏障橫亙其間,鷹廈線是福建通往外省的唯一鐵路干線。而荔枝的保鮮難度極大。不知表哥用了何方神術,當他把荔枝給到奶奶手里時,仿佛帶著閩南的海風和陽光。表哥輕輕剝開一顆荔枝,果肉晶瑩剔透。八十好幾的奶奶,把圓溜溜的果肉含在沒牙的嘴里時,笑著一個勁地點頭,含混地連聲說:“嗯,好?。ê贸裕?!好??!”
當奶奶見到我的眼神饑渴地望著她時,也塞給我?guī)最w荔枝。我如獲至寶。從來沒吃過這么奇妙的東西,感覺整個人隨著那股清甜在悄悄融化。
八年后的暑假,我來到東莞。向陽路上,實驗小學校長辦公室里,班子成員聽了我求職的來意后,熱情接待了我。教導主任讓我先嘗嘗剛從樹上采摘下來的桂味和糯米糍。盛情之下我品嘗了兩顆,心頭一驚:哇!世上怎有這般好吃的水果?雖然八年前也曾品嘗過,但和這眼下的相比,真是小巫見大巫。
也許我和東莞的緣分早已注定, 那天竟然是校長和行政班子放假前的最后一班崗,若再遲一天我和東莞就擦肩而過了。也是從那天起,我和荔枝也算是結上了緣。
1995年臨近暑假,母親帶著小外甥來看我。校長知道后,特地讓人在傳達室放了兩箱荔枝,一箱桂味,一箱糯米糍,然后打電話給我,叫我下班記得帶回家,給母親和外甥嘗嘗東莞的特產(chǎn)。那一刻,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。
女兒上幼兒園時,因模樣可愛深受老師喜歡。她那肉嘟嘟的小胳膊小腿,恰似糯米糍圓潤飽滿的果肉;細膩白皙的肌膚,又如荔枝果肉般晶瑩剔透,老師們親昵地稱她為“糯米糍”。每次聽到這個稱呼,我和妻子心里甜滋滋的。
來東莞三十多年了,荔枝不再是稀罕之物。但每年荔枝剛上市時,即使價格昂貴,我也會第一時間買來品嘗。這一口清甜,不僅是對美味的追求,更是對初來東莞時人們給予我的那份熱情與善意的懷念。(章新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