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食品安全網(wǎng)訊(王鑫樺) 目前,北京市南果北種技術應用面積1100多畝,主栽品種為火龍果、獼猴桃和柑橘類(含雜柑、檸檬、柚、橙)、果蔗等。據(jù)北京市氣象臺預報,近日北京地區(qū)將出現(xiàn)寒潮天氣。為應對寒潮大風天氣,南果重點要做好溫度管理,同時根據(jù)不同樹種所處的生長階段,做好相應水肥、樹體管理,確保安全越冬和明年正常開花坐果,為此,農(nóng)技專家特提出以下意見:
檢修設施,加強溫度管理。
降溫前要檢查設施密閉性、風口及棉被開閉、暖氣運行狀況,檢查并修補破損玻璃、棚膜,預備燃燒塊等防寒物資。對種植不耐寒品種(番木瓜、香蕉、蓮霧、番荔枝等)的設施,通過早關風口、放棉被、臨時增溫或加溫等多舉措保證最低溫度在8℃度以上,確保果樹正常生長。對較耐寒品種(番石榴、枇杷、柑橘、火龍果等),保證最低溫度在0度以上即可。設施種植獼猴桃可不扣棚膜,僅蓋棉被可安全越冬。
施足基肥,加強肥水管理。
冬季果樹生長速度放慢,為保證植株正常生長,入冬前應施足有機肥,以腐熟有機肥為主,并配合少量復合肥,根據(jù)不同品種、植株大小確定施肥量。水分需求減少,水分管理按干濕交替進行,澆水一般15~20天一次,灌水宜在早、晚進行,采用微噴帶最佳。
1.火龍果:處于營養(yǎng)生長期,每株采果后施腐熟有機肥1.5千克,復合肥100克。
2.柑橘類:入冬前用發(fā)酵好的農(nóng)家肥、花生麩等,或優(yōu)質(zhì)生物有機肥,開淺溝埋施或穴施。掛果樹可在睛天噴施氨基酸葉面肥,促進果實養(yǎng)分的吸收和積累。葉片不打蔫則不澆水。
3.獼猴桃:處于落葉期,結合土壤深翻施入優(yōu)質(zhì)有機肥,每株2~3千克,可撒施、條狀溝施或穴施。降溫前澆透凍水。
4.香蕉:株高1.5米以上的,每株施復合肥250克+硫酸鉀150~200克或施復合鎂鉀肥500克,施肥間隔一個月。
5.番木瓜:現(xiàn)處于開花坐果期,每株每月施硼肥3~5克、復合肥150克,沿滴水線施入。
6.枇杷:現(xiàn)處于現(xiàn)蕾期,在離樹干40~50厘米處挖環(huán)狀溝施肥,每株施有機肥2.5千克,復合肥250克。
平衡樹勢,加強樹體管理。
根據(jù)果樹枝條生長情況進行整形修剪,改善果樹通風透光,培養(yǎng)中庸健壯的樹勢。
1.火龍果留枝、抹芽
選留架面位置靠近主莖的芽2~3個,培養(yǎng)成營養(yǎng)枝條。及時抹除其他新芽、剪除無刺點老枝、過密營養(yǎng)枝,做到每株主干上架后留4~5個主枝條,均勻分布在架面上。當營養(yǎng)枝長至70~80厘米時封頂,促進枝條充實飽滿。
夜間開啟補光燈,補光6~8小時,可延長花果期,增加營養(yǎng)積累。
2.柑橘類控梢促花
柑橘秋梢老熟后嚴格控水、控肥、控溫,防止冬梢抽生,可采取翻土晾根(擴穴翻土晾根并配合施有機肥和少量磷鉀肥,但切忌澆大水,開春后澆水、覆土)措施,以促進花芽分化。
柚子及檸檬可適時進行冬剪。主要剪除直立枝、下垂枝、干枯枝、病蟲枝、蔭蔽枝和重疊交叉枝。
3.獼猴桃整形修剪
12月至次年1月可進行整形修剪。
(1)疏枝、短截:疏除內(nèi)堂重疊枝、細弱枝、枯枝、病蟲枝和生長不充實、無培養(yǎng)前途的發(fā)育枝;短截修剪時剪口處枝條直徑為0.8厘米左右,結果母枝長度以不超過株距的一半為準。
(2)綁蔓:修剪結束后將主蔓在兩側中心架絲上綁死綁牢,然后把母枝由中心架絲向兩邊分開,再向外圍拉平,保證架面平整、整齊。主干、主枝、母枝一律要扶正拉直后再綁。綁縛枝組時要由下向上、由內(nèi)向外呈放射狀分布,長短枝搭配、插空,分布均勻,做到不重疊、不交叉。
4.香蕉折葉柄
當香蕉株高將要觸及棚膜時,用棉繩拉彎頂部未展開的新葉,并折段頂部葉柄防止戳破棚膜。
5.番木瓜疏果、疏枝
摘去畸形果,坐果后每個葉腋處留1個果,每株留果25~30個。去除葉腋處發(fā)生的側芽,以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。
防治結合,加強病蟲害管理。
冬季南果病害發(fā)生較輕,少數(shù)品種偶有發(fā)生??稍谇缣鞖鉁厣邥r,在保證最低安全溫度前提下打開風口通風降濕20-30分鐘,以減輕為害。蟲害主要發(fā)生在柑橘上,以紅蜘蛛、蚜蟲為主,需及時進行防治。
火龍果炭疽?。翰晒Y束后噴施一次45%石硫合劑150~200倍,或80%波爾多液200~300倍,或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~700倍進行防治。
紅蜘蛛防治:釋放巴氏新小綏螨,藥劑防治可選用73%炔螨特3000倍或1.8%阿維菌素2500倍噴霧。
蚜蟲防治:20%速滅殺丁1000~1500倍,或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~5000倍噴霧。樹干基部刷白,防止蚜蟲產(chǎn)卵;剪除被害枝梢,帶出棚室、集中燒毀。
薊馬防治:懸掛藍板誘殺,或用25%噻蟲嗪2000倍噴霧,可與阿維菌素混合使用。